查看原文
其他

习近平的扶贫情怀之梁家河的故事

青春湖北 2020-01-24

【编者按】


梁家河、正定、西海固、宁德……40多年来,从一个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,到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,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,关心和思考着扶贫工作。“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!”党的十八大以来,总书记几乎走遍了我国最贫困的地区,把大量心血用在了打赢脱贫攻坚战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上。在不同场合,总书记多次讲述他在不同地区、不同岗位上推进扶贫工作的历程。


从今天开始,“青春湖北”将推出【青年大学习·习近平的扶贫情怀】,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些动人往事,更加真切地感受习近平总书记那份大爱无疆、心系苍生的为民情怀。今天我们推出第一期,领学人为共青团湖北省委副书记陈立。




1969年,不满16岁的习近平在陕北梁家河村开始了知青生活。种地、拉煤、打坝、挑粪……从开始拿的公分还不如妇女高,到成为一个壮劳力,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不换肩。回忆这段时光时,他曾说:“我真诚地去和乡亲们打成一片,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。”


艰苦和磨难不但没有压垮习近平,相反,磨炼了他的意志,增强了他的自信心,同时使他深切了解到百姓的疾苦,并深深扎根于人民。


1972年时的习近平(图片来源:新华网) 


1974年初春,刚刚当上梁家河大队党支书的习近平开始带领群众向黄土进军、向荒山要地,用双手改变落后贫困的面貌。他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为村里打一口井。


当时打井没有什么先进的工具,只能用铁锹一下一下地挖,挖得深了,就在井口搭一座井架,安上滑轮,把井里挖出来的泥土吊上来。时常在井下劳动的就是习近平。滑轮吊土时,筐子边沿的土像雨一样洒在他的头上和身上,就像一个土人。就这样连着打了20多天,井打了十几米深,终于出水了。


水打出来后,习近平决定在泉眼边打一个小坝,为村里再增加一点儿水浇田。


当时天很冷,冰和土冻在一起。为了防止天气转暖后消融的冰水渗穿大坝,他们先得用锄头把这些冰土混合物挖掉。当时基建队的社员站在边上,怕踩在冰水里冻脚,不往下走。习近平二话不说,率先跳到冰面上,用力一下下地挖。大伙儿看他“一个大地方的人”都这么能吃苦,也跟着跳下去,把残冰全部清理出去。


习近平带领大家打的这口井水量大、水质好,结束了梁家河人世代在渗水坑挑水吃的历史,同时使村里几百亩庄稼的灌溉问题也得以解决。


井边打的一小块坝地,当年种上了“长龙1号”谷子。因为有水浇灌,又撒上了化肥,老人们都说“从没见过谷子像韭菜这样长”。秋天收割时,这块坝地亩产三四百斤,竟是原来的3倍!


如今这口水井,仍然是梁家河的主要水源。


如今走进梁家河,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习近平插队时带头修建的知青井。来源:《中国邮政报》


“吃水不忘挖井人。”梁家河的村民至今仍然向后辈讲述着艰难岁月中,带领他们不屈不挠与贫困抗争的领路人。


打井,只是习近平带领村民摆脱贫困的一个缩影。


40年前,这位青年带领乡亲们不分日夜地苦干,在老几辈想都不敢想的出洪沟口打起了水坠坝,建成了至今仍是梁家河最好的一片水浇田。


40多年前,还是这位青年,出外学技术,自建烧灰场,带领乡亲们肩挑背扛十多里地运来沙子、水泥,使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在陕北这个偏远的小山村点火成功。


插队时期的青年习近平,就是以这样实干的姿态,行走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,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想法,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在他心里扎下了根。


2015年春节前夕,习近平来到陕西考察调研,第一站便来到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。来源:新华社


2015年2月13日,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,深情眺望梁家河的山山峁峁、沟沟岔岔,回到村里与村民亲热地拉家常。


如今的梁家河,在当地的扶贫政策下,围绕村民增收目标,成立村旅游公司,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,2017年收入1100万元;种植山地有机苹果形成了“梁家河”高端品牌,正在朝着精品化、高端化方向发展;梁家河引进杨凌本香养殖公司,成立养殖合作社,积极引导村民参股入股,年出栏生猪1万余头。



坝淤地、知青井、磨坊、代销店、铁业社、沼气池、知青旧居,诉说着岁月的沧桑。


村史馆、苹果示范园、现代化养殖基地、特产专卖店、窑洞宾馆、文体广场,见证着创新的步伐。


新时代的梁家河,正续写着新的篇章。






本期策划 | 姚 雪

本期编辑 | 胡俊涛

本期审核 | 张向飞

往期精彩内容:

总书记给了青年什么答案?

是什么让总书记说好甜? 

是什么让总书记走了30里路?

[青春湖北] 投稿邮箱:youthhubei@163.com  

欢迎转发点赞,转载务必标明来源

觉得不错,请点好看↓↓↓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